本报记者 谷岳飞
日前吴家友老师在学校大门前。小图是1985年大学毕业时的吴老师。 谷岳飞 摄
尽管舟车劳顿,但每到年终,总会想方设法回老家。
在再熟悉不过的环境里,想想自己当年那些傻傻但美妙的梦想,这应是每个人怀乡的情愫之一。然而,现实的坚硬便在于此,若干年之后,等你回到当初出发的地方,却发现很多曾经的所想,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所幸的是,故乡还是一个总会给你惊喜的地方。这次回家之旅,我就见到了一个将傻傻梦想始终坚持的故事,它值得跟所有人分享。
偶遇 那个传奇老师至今还在坚守!
回乡途中,偶遇初中化学老师。和当年的印象差别不大,还是那张透着严厉的婴儿肥的胖胖脸庞,但显见已然苍老。
老师叫吴家友,尽管多年没见,但时至今日,仍然能记得他的“传奇”。当年我和一帮乡村孩子在他手下受教,一本化学书翻来覆去得背个两三遍,才能从他厚厚的眼镜片后面,看到些许赞赏。
你也别不服气,同样是这本教材,这位老师真可谓烂熟于心,你随便翻一页,只告知这一页开头的第一个字,他能一字不差地把整篇都复述出来。
记得当年中考,我们乡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也是闻名的教育落后乡。尽管其他科目平平,但我们乡的化学一直是小县城里的“传奇”。别乡的孩子都会打听:那些人是来自铁炉乡?他们乡的化学真是厉害!而奇迹的制造者正是这位吴老师。
时至今日,我仍有这样的印象。我当时所念的中学靠着公路不远,站在学校的操场上,能看见公路上的人来人往。九十年代初,我们乡的公路上能看见一辆拖拉机经过都算是新闻,但有些时日居然看见了一辆轿车驶来乡里。
于是,同学们便传言:“可能是来接吴老师!”此前,在校内已经流传,因为教学出色,吴老师已被外面发达的地方挖走。这样的传言几乎伴随我的整个初中。但吴老师始终没有离开我们。
我问老师:“现在还这样教孩子吗?”吴老师憨憨一笑,他明白我的意思,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但说这种教法很多年前就被批评了。尽管外界会认为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对我这个亲历者而言,奇怪得很,我对它只有感激。
个人的体验是,对于一个化学知识的储备为零的农村娃来说,来到一个没有实验室、连一套试管都凑不齐的乡村学校,吴老师的这套方法是唯一能让孩子们还能学到点知识的无奈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