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汪海永、孙孟辉:用生命建起来的西沙气象站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苏庆明 时间:2015-07-20 09:28:25 星期一

  

气象员方云华在读记气象要素(摄于1958年)

    位于西沙群岛永兴岛的西沙气象观测站,建立于1957年,是新中国最早的海上气象观测站之一,也是最早的远离内陆地区的气象观测站。它的建立,凝聚着一代气象人的心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是新中国海洋气象事业打开局面的成就之一。今年7月适逢三沙建市三周年,通过三沙气象站两位亲历者的回忆,我们得以一窥这段历史。

  建立于1957年的西沙气象观测站(今为三沙市气象局),是新中国最早的海上气象观测站之一,也是最早的远离内陆地区的气象观测站。79岁的汪海泳,现居三亚,是气象站建站时的副站长(1957年时未配备站长,其是建站的主持人)。已故的孙孟辉,在建立时任报务组组长,后任站长,留有落款1982年6月30日的回忆文稿。

  关于建站历程,汪海泳感叹,“这是我们用生命建起的。”

  为什么要在西沙建站

  1956年10月,正在广西涠洲岛气象站任副站长的汪海泳,被广东省气象局的人找上门来:“你有新任务,别去念书了!”

  所谓的新任务,就是去西沙建站。为什么要去西沙建站?为什么要专门找到汪海泳?这还要从更大的历史背景说起。

  汪海泳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气象工作还属军队系统管理,延续着为战争服务的历史思维,不能满足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需求。1952年10中央决定把气象工作移交国家气象部门管理,于1953年执行。在这之后,气象监测暴露出许多薄弱环节,其中没有海上气象观测基地的问题尤为突出。

  “1955年春,北部湾广西一带发生一起大风浪,翻了几十条船。”汪海泳说,这促使国家下定海上建站的决心。而首个站,就选在离海岸约有40公里远的广西北海市涠洲岛,汪海泳就是建站负责人之一。当年12月,涠洲岛站正式建成,成为新中国首个海上气象站,为当地天气预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南海建站的问题。“建这个站主要是为了防台风,而当时我们在南海气象资料建立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汪海泳透露,当时某西方国家在南海建有气象站,我国可以获得其发送的气象报告,“但我们十天八天才收一次,根本不起作用。”

  正是这项紧急的任务,加上汪海泳的建站经验,使广东省气象局找到了汪海泳。当时,他即将被送去北京大学研读气象专业,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放弃了这一机会。

  1957年2月,广东省政法干校全省气象工作会议正式宣布了西沙建站的决定。汪海泳和时任北海气象站报务组组长的孙孟辉都参加了会议,汪海泳找到孙孟辉:“咱们一块去!”孙孟辉在文稿中则写道:“我们二人当即向刘局长(编注:广东省气象局局长刘铁平)请战,要求去西沙建站,保证完成任务。”

  那一年,孙孟辉23岁,汪海泳才21岁。面对重担,两位年青人迅速行动。会议结束后,孙孟辉着手准备建站需要的基建材料,而汪海泳则于3月从广州坐船到西沙先行考察,初步定好永兴岛建站,拍了照片,没待几天就回来汇报工作。

  这时,历史再起波澜。汪海泳说,3月下旬,我国几十艘渔船在西沙被某南海邻国军队非法逮捕,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刘铁平局长对我说,西沙站能不能建现在成问题了。建,你们有生命危险;不建,我们没西沙资料。你怎么想?”

  “西沙是我们的领土,建站事关国家尊严,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不但要建,还要建得更快!献出生命我也要去!”汪海泳坚决地说。他还对刘铁平提了三个请求:一,从现在起就要组建第二批值站人员,“第一批死了,下一批上。”二,第二批人员要从部队出身。三,争取给上岛人员配备武器,万一需要时可以自卫。

  黄沙上建起气象站

  汪海泳回忆,他是1957年4月下旬再次登上永兴岛。根据孙孟辉的回忆,他在4月来到广州买桌、椅、床、柜等办公、生活用具,并将西沙建木板房的木料买齐,按要求的规格、尺寸锯好,租用一条120吨的船运往海口;汪海泳随后也返回海口,置办砖瓦、石、水泥等材料。但因交通不便,运到时已是8月份的事了。

  动身去西沙前,孙孟辉还从广东省水产局“借”来了邱文展和罗勤忠两名报务员。5月24日,3人带着电台和桌椅板凳等用具登上了水产局西沙水产资源调查队“雷珠”号船,途经文昌清澜港避风,直至6月1日才到达西沙。“正是‘海浪唾弃银盘数,鱼飞鸟叫到西沙’。”在文稿里,孙孟辉用诗句回忆了初见西沙的印象,

  6月2日早上8时,孙孟辉与设在广西南宁的气象通转报台进行了联络试通,这比原定

  计划晚了5天。6月15日,鸟肥公司(当时岛上有3个单位:气象站、广东水产调查队和海南鸟肥公司)的船将汪海泳、地面观测员张心生及3位架设风向杆、天线杆的工人送来。

  “那真是头上蓝天,地下黄沙。”回忆起岛居生活的伊始,汪海泳感叹。当时包括他、孙孟辉,邱文展和罗勤忠两名报务员,张心生、彭树福两名地面观测员,建站队伍共有6名成员。一开始,他们吃在调查队,但是没有地方睡,就只好睡在沙滩上。过了几天,调查队腾出半间房,给他们安放电台和睡觉,共有4个人就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半个月后,调查队又给他们盖了间草房,他们才算“有了家了”。

  6月16日,汪海泳、孙孟辉和彭树福就开始了具体的选址工作。在岛上跑了两天后,他们选中永兴岛视野最开阔、地势最高的一块长满抗枫桐的地上(今三沙永兴岛西渔码头旁)。随后就开始开展清场工作。地面两三百棵大树,就靠这几位气象员,白天砍树,晚上往海边搬。汪海泳说,“有的树太大,要砍成段才能两人搬动,我们每晚都要干到两三点。”

  由于天气热,人人都只穿一条短裤。“但问题又来了。西沙的太阳太厉害,光着膀子有5分钟就晒曝皮,晚上开始痛,一两天后就开始脱皮,但你再接着晒,就不脱皮了;一段不晒,再晒还会脱,”汪海泳说,“每天劳动强度非常大,有时开个会,你在讲,下面的人就在椅子上睡着了。”

  前前后后半个月时间里,汪海泳等人建好了临时观测场,清理了树木,安装了百叶箱、风向标、风压板,架起了风向杆,天线杆,铺了天线。

  7月1日早上8时,西沙气象站向广东省气象局发出了首份气象报告,与原计划时间相同!

  “那份报告是我发出的。当时手摇那个机器,都快要累死了。”汪海泳说。

西沙站民兵进行军事训练

  既要业务全能

  也要会扛枪

  成功发报,只是西沙站走出的第一步。8月时,汪海泳回了一趟广州,要人,要器材。9月初,他领回了北京气象学校高空观测组的5个人和海南气象部门高空观测组的组长,广东气象系统七八个军人出身的报务员及观测员。“这下我们兵强马壮了。”他说,随着人员和物资先后抵达,西沙站终于建起了高空观测站,也有了制氢室和机油房,发报也不用再手摇了,还盖起了木板房。

  这时,西沙站的观测功能逐步完善,地面组监测地上风向风速、温度温度、气压、能见度、降水和雷电情况;高空监测组可以监测25公里内高度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及等压面高度。

  但在生活上,气象员们仍然要面对极其艰难的局面。汪海泳反复强调,这个站的建立要冒着生命危险,绝非夸张。

  这些困难,一方面体现在饮食上。汪海泳说,岛上粮食主要靠海南补给,但一刮台风海上航行中断,他们面临缺吃无喝的局面。“蔬菜没有了,淡水也没有。挖井,水又苦又涩,也得喝!”他说,“有一次断油两三个月,有人发现有桶油还没用,大家就拿来做菜,结果吃了又拉肚子又吐,才发现那是轻柴油。”另一方面,医疗也没有保障。当时鸟肥公司有卫生员,但只能看看感冒。一名公司员工得了阑尾炎,没有船送回去,终于不治。

  安全也是一大隐忧。“敌人飞机天天来捣乱,最低时飞离海面不到10米。我们在海上还和敌方士兵碰过一次,”回忆起安全,汪海泳还讲起一个笑话,“有天晚上敌机突然给我们扔一箱东西下来,我们以为是炸弹赶紧疏散,后来才发现是粮食,他们摸错地点投给我们了!”

  正是这些致命的困难,促使汪海泳做出决定:每个气象员都要把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和报务3项本领学会;所有人都要参加军训,练习投弹、打枪;全面开展种菜、种粮。“我的理念只有一个:死了一个,后面的能接上!”

  经过艰苦奋斗,西沙站逐渐步入正轨。除了非专业出身的未能掌握发报技术外,所有人基本都可以对付其他业务;岛上养起了猪,种起了菜。

  1958年5月,完成建站事业的汪海泳离开永兴岛。孙孟辉则以站长身份,驻守到1965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沙站为我国海洋气象监测作出了巨大贡献。回首历史,汪海泳心灵仍然颤抖:

  “我们的精神寄托,曾经都在上面。”

西沙站最早一批女观测员

西沙建站初期的高空组成员 

  

 

相关链接:

小学生气象站里感受“呼风唤雨”
美曾阻止日在钓鱼岛建气象站 防止卷入争端
中国已建三万余自动气象站 覆盖全国85%以上乡镇
吉林普降中到大雪 11个气象站降雪量超过10毫米
海南“十一五”建成岛内及南海各类自动气象站355个
琼山气象站预计14日起高温天气逐渐缓解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