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薄的椰壳上精雕细刻,需要心力、手力、眼力的一致配合。 陈耿 摄
张型富的镶铜椰雕花瓶。陈耿 摄
海南大学马达加斯加女留学生跟着张型富学椰雕。 (资料图片) 文记者 傅人意
“这门手艺,一天不练就会手生,我学到死,做到老。”如此平淡的语句,仍然掩饰不住老人对这门坚持了近六十载,已渗入血液的手艺的深情。
这是一双老匠人的手,掌心长满老茧,手纹深刻,表皮粗糙,大拇指由于长期用力,明显比其他手指粗大,深浅不一的刀痕也依稀可见。
老匠人右手持握刻刀,左手托起一个圆形的镂空椰壳,目光如炬,拿捏着坚硬力量与柔软心思的尺寸,在褐色的椰壳上自如行走。一个人,就在此刻安静下来。
几乎是每一天,72岁的张型富一早起来就坐在自家的客厅里开始雕刻椰壳。海南椰雕,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天南贡品”、一路北上走入皇城宫墙,在快节奏生活与机械化批量加工的冲击下,终究无法与时光对抗,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如今,这门质朴又复杂的传统技艺,也只能在老匠人的家中一隅才能觅其踪影。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