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第一届中国电影投资高峰论坛在海口市观澜湖举行。
导演冯小刚(左二)在论坛上发言。
文记者 计思佳 图记者 张茂
10月21日,“2016中国电影投资高峰论坛·海南”在海口举行。来自国内外电影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导演、编剧、投资人等大咖齐聚椰城,畅谈中国电影的现状和未来。
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超过44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但今年增速放缓,特别是今年国庆档票房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负增长。
从票房大热到平缓退潮,从热钱涌入到品质滑坡,论坛上多位电影人提出,票房的回归是因为观众越来越理性。同时面对去年“虚胖”的电影市场,我们应该好好反思。
“烂片”拉低中国电影品质
虽然去年的中国电影票房不断刷新记录,但绝大部分嘉宾认为太多的“烂片”拉低了现在中国电影的品质。
导演何平认为,现在中国电影的问题是文化特质没有了。“当文化特质没了,审美就没了。”
电影编剧、导演芦苇对当今中国电影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的电影越来越趋于一体化、模式化。电影在本质上,还是要坚持个性,坚持自己基本的立场。商业大潮的到来,让中国的电影有忧有喜。喜的是硬件已经起来了,但电影的文化影响力、文化品质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中磊说,我研究好莱坞电影发现,他们的电影是两个核心,第一个是我是谁,每个人要找到自我;还有一个是爱拯救一切,爱拯救一切的东西是主旋律的。“在好莱坞的电影里都能够找到这样的问题,这是三观的问题。”
芦苇说,这几年电影作品越来越让人感到这个问题的尴尬。一方面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品质的败落和萎缩,这形成一个很尖锐的矛盾。好莱坞的强大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强大,既有自己价值观的坚守,也有商业功能的充分发展。中国电影毕竟要以自己的语言展现在荧幕上,但是这跟好莱坞的经验模式并不矛盾。
“所谓的‘潮流’就像时令蔬菜一样会过去。”导演冯小刚用自己的最新作品举例说,如果《我不是潘金莲》如期在国庆档上映,是不会和任何一部电影的题材撞车的,这反在市场上有了优势。
作为中国邻居的韩国,在文化和历史层面和中国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大家普遍认为现在韩国电影的品质和市场氛围比中国更可圈可点。相比于中国电影人热衷讨论的文化特质,韩国电影《辩护人》的导演和编剧杨宇锡则提到了社会责任。
杨宇锡说,电影人要对社会进行诊断。“国家或者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有健康的部分,也有不健康的部分,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中国现在处于高速发展期,更是如此。电影可以把这些不健康的部分揭露出来,对于不健康的部分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在观众面前如何展现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需要承担的义务。”
好的创作需要奇思妙想
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引入了更多“热钱”投入其中,但这并未在内容上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相反,很多电影人认为为了赚快钱的投资方热衷拍有粉丝基础的IP热剧,或者花重金请明星表演,反而不断拉低中国电影的底线。但对于拍电影,没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电影应该如何处理和资本的关系?
导演何平最近颇受媒体的关注,倒不是因为他有新片上映,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排片量太低,在10月16日,干脆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这部电影的网络下载地址。
被迫“主动盗版”,论坛上这位导演的“抱怨”也就不足为怪。他说:“现在我们创作人变成了规则的执行者,要服从市场的规则,要服从投资人脑子里的规则,要服从包装的营销公司的规则。但艺术恰恰是不能服从规则的,当我们变成了规则的执行者,就离开了自由创作最根本的东西。好的创作人应该有自己基本完整的世界观,而不是别人世界观的执行者。”
冯小刚也说,电影创作人应该是规则的创作者。“我希望导演都是不遵守规则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才能充满奇思妙想。”
但不可否认的是,资本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的助推剂,并且解决了很多硬件和拍摄技术上的问题。应该如何平衡电影艺术和资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让他们互相绑架,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认为,现在的资本其实是催化剂,可以让好的公司迅速获得更多资源,做更多的项目,也让没有良心的公司在市场迅速被淘汰。
刘开珞认为,从电影营销的角度,除了票房,大家可以用更多的纬度来评价一部电影。对于投资方,可以考虑一部电影除了钱以外还能给他带来其他一些东西,而这也恰恰是现在不少投资人的诉求。“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投资人,有些是希望我们拍他自己的故事,有些是因为看中文化产业,所以回报是多重的。”
冯小刚则认为,希望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人把投资分散一点,也做一些专业技术的公司。他举例说,中国电影特别需要“蓝翔技校”。现在的中国各种电影学院培养的都是导演、编辑、摄影、演员,但这些人的比例只是一个摄制组的10%。“我们非常需要怎么迅速的把灯装到车上转移,怎么迅速的把一个大的升降机架起来,会剪接的人。”
扎实讲好电影故事
此次电影论坛,大家发现是近几年论坛中全国编剧来得最多的一次。大家在谈论中也都说,故事才是电影的核心,所以投资追着导演跑,导演要追着编剧跑。
论坛上,两位来自好莱坞的电影人迈克尔·山姆伯格、迈克尔·道格拉斯都说,好莱坞一直花了很多时间开发故事剧本,开发人物角色。故事是非常重要的,电影人必须把故事讲得清楚,讲得有吸引力,让观众感兴趣。
电影《盲井》的导演和编剧李杨也认为,无论世界怎么变,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也离不开人的故事。“中国电影不要被高票房冲昏头脑,应该扎扎实实把我们的中国故事讲好。”
青年编剧董润年是电影《厨子戏子痞子》《心花路放》和《老炮儿》的编剧,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现在的电影公司确实对编剧越来越重视了。“这也是市场发展的结果,大家把所有的方法都试了一遍,发现最重要的还是有一个好剧本、好故事。”
这样的转变也让现在年轻编剧的生存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毕竟项目多了,机会多了。但是年轻编剧也要好好把握现在这些难得的机会,要认真对待自己在写的剧本,全心投入,而不是先计较自己在经济上的得失。”
在论坛上,董润年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拍“正确”的电影,还是拍“真实”的电影?
董润年告诉记者,他认为真实的故事是从现实出发的,建立在真实人物和情感反应上的故事。“正确”的故事是建立在叙事技巧上的,所谓符合创作规律的故事。“现在很多的电影只达到了‘正确’,却不‘真实’:虽然叙事技巧成熟,各个方面都很完善,三观也正确,但就是不太真实。如果所描述和表达的情感和人物不真实,都成了‘八股文’,就没办法打动观众。”
剧本就像编剧的孩子一样,所有的编剧都希望能有真正懂剧本的导演和演员来拍摄。所以编剧、导演和演员之间也一直有着微妙的关系。董润年坦言,当时找李易峰来拍摄《老炮儿》的时候,他心里也没底,但最后两位年轻人的表演让他很惊艳。
董润年说:“电影需要用视觉讲故事,编剧善于摆弄文字,并不一定像导演那么懂得如何用视觉把这些文字表达的意境传达出来。我们之所以说影视作品是高度工业化的产品,就是因为它需要很多人的合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充分沟通和理解。大家要用平等的,开诚布公的状态进行沟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统一认识。”
相关链接:
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范伟争夺最佳男主角
电影进入续集时代? 业界:暴露电影圈创新乏力
评电影《追凶者也》:只有风格的胜利还不够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