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九世纪瑞狮形香插。
清代外销青花瓷杯。
文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图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昔日扬帆远渡重洋,今朝珍瓷归宿琼州。11月23日,“海外文物入藏国家南海博物馆”新闻发布会在省博物馆举行,由海南中视集团和恒大旅游集团从美国拍回的10件瓷器正式入藏国家南海博物馆。这其中包括由海南中视集团拍得的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梅瓶以及恒大旅游集团拍得的清19世纪瑞狮形香插一对及清19世纪外销青花器7件套。这些拍品均来自今年9月纽约佳士得受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委托,举办的“美藏于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会。
曾几何时,这些精良制作的瓷器外销欧美。如今,机缘巧合之下,它们回归故土,将在祖国南海上的琼州岛屿再续芳华,讲述着它们曾经历过的海上丝路。
精美瓷器彰显国之技艺
色彩明艳的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梅瓶,栩栩如生的瑞狮形香插……一件件漂洋过海而来的明清瓷器以其清秀雅致的风格与造型无不体现着中国这个瓷器大国的工匠们在那个年代所拥有的高超技艺。
“这些文物与国家南海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十分贴合,也符合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主题,加上这是大都会博物馆曾收藏过的文物,国家南海博物馆能够收藏这几件瓷器,十分难得。”知名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馆研究员吕成龙说到,每一件瓷器都独具特色,也很能反映当时中国的瓷器贸易。
家喻户晓的青花瓷白底蓝花,清新别致。由于青花瓷属于釉下彩,所以图案往往也不容易被磨损,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技艺的发展与进步,青花瓷从白底蓝花图案衍生出了如黄底青花、青花加金彩以及清代时的青花加粉彩等新品种。这只出自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的青花矾红彩缠枝莲梅瓶就属于新品种之一。
“它是先烧一遍青花,再上一遍矾红彩烧制”,吕成龙介绍:“这个品种最早从明代宣德年间创烧,产量不大。”梅瓶属于琢器,简单来说即不是一次拉胚就能完成的,所以这件立件较为珍贵。
岁月为釉彩蒙上了时光的印记。由景德镇南下广东石湾镇,出自明清著名民窑之一的石湾窑的这对瑞狮形香插活灵活现。据介绍,这对摆件属于低温烧制,属于陶器,色彩类似唐三彩。两只狮子的尾巴后方有一个空心的圆柱形,专门用来焚香。这样的民俗用品常常被摆放在案台或供台之上。
“石湾窑出品的陶瓷器其造型多是以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世俗造型为主,窑口本身就是以精湛的雕塑技艺出名。”吕成龙介绍。
青花梧桐最诗意
在这一批文物之中,由恒大旅游集团捐赠的清19世纪外销青花器7件套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到属于青花瓷的典雅之美。这一套青花器中包括了一只独立的折腰碗以及6件本就属于一套餐具内的青花椭圆瓷盘、瓷杯等。
“明清时期,青花瓷产量很高。完整的一套青花瓷餐具里面大大小小有几十件,包括调羹、碗、碟等等。”吕成龙介绍,这6件青花瓷器值得一提的就是它上面的图案。
据他介绍,这样的图案是清朝初期时出现的设计——青花梧桐。它的构图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而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梧桐画面多种多样,但其图案中往往都要有山水、石桥、楼阁、梧桐树等。这样的画面使得瓷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东方的艺术风格。
青花梧桐在人们的喜爱之中也得以延续。上世纪60年代,景德镇人民瓷厂的青花瓷专业生产厂的地位基本确立,青花梧桐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80年代,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人民瓷厂建立了高档瓷车间,专门生产青花梧桐餐具。梧桐画面经数次修订后也基本定型。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瓷器作品也随着一次次的获奖享誉国际。
另一只独立的折腰碗线条别致,碗上的图案不是青花梧桐,而是同样与江西有着紧密联系的“豫章八景”,古时的南昌又被称为“豫章”。明代诗人曾棨的《南昌八景》七律组诗每首诗的标题就是一处南昌的景色。明代豫章八景为:西山积翠、洪崖丹井、铁柱仙踪、南浦飞云、滕阁秋风、章江晓渡、龙沙夕照、徐庭烟柳。清代时,明朝南昌籍名仕胡俨在“八景”之上又添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就成了“十全十美”的“豫章十景”。折腰碗上描绘了“八景”中的徐亭烟柳等四景。
相关链接:
于子蛟戛纳首秀:穿男版“青花瓷”晚礼服引关注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