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台“三供”
广西蚁漏沉香
铃铛
枕头
木工锥
绕线架
墨斗和木工刨子
越南包头沉香
根部虫漏沉香
吊口沉香
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图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展陈预览
海南省博物馆特约
一木一香,见证着大自然对海南岛鬼斧神工般的造化,记录着岛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痕迹,也在日积月累中成为海南一方水土的标志。从文化内涵到经济价值,黄花梨与沉香之于海南岛的意义已无需赘述。
它们是贡献者也是记录者,作为海南岛上历史悠久的木料与香料,任年代更迭,它们都在以自然的力量刻画人文古今。近日,省博物馆征集到了一批以黄花梨为制作原料的生产工具及民俗物件,以及一批颇能反映海南沉香生产的沉香标本。据了解,根据目前的展陈规划,将于今年开幕的省博物馆二期将在馆内开设黄花梨展区和沉香展区,突出展示这两样海南特产。届时,此次征集到的相关物件也将与公众正式见面。
时逢今日,每每提及海南黄花梨,人们多会想到那制作精良、价格不菲的古风家具或是喧嚣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串珠饰品。追溯回望,海南黄花梨拥有悠久的种植与木料使用历史,在岛上居民的世代生活之中,无论是生活、生产工具抑或是一些民俗用品中都常常可以看到花梨木。就地取材,海南人民用海南产的良木制作器具,这些大小物件无不反映着海岛生活以及这里的历史、文化传统。
花梨物件反映海南生活
在省博物馆的仓库内,拉开一层一层的储物柜抽屉,100余件用黄花梨为原料制作的农耕用具、民俗器具等被整齐摆放其中,深深的咖色透露着这些物件的年代感,木头因长年累月而“攒”出的一股子陈旧气息也扑鼻而来。
木工用的刨子、墨斗,农民犁地用的耙子,市井百姓家神台上陈设的“三供”……还有一些物件因为早已退出生活舞台,让人一下子难以说出它的用途。虽说年代久远,我们却难从这些物件上发现太多的破损,只在一些边缘、角口处能看到因磨损而出现的光亮。
“海南不同地区所产的黄花梨品质也会有所差异。”省博物馆征集部主任王辉山介绍,比起那些阳光充足、土壤营养好的地方,反倒是火山地貌,石灰岩、石头山上的黄花梨品质更佳。海南的黄花梨当属霸王岭一带的品质最好。
一提起黄花梨,海南人基本上都能说上一两句,所以,要做一个人人都熟悉的黄花梨专题展区,在相关文物的征集上自然也就要有着高标准。据介绍,为了征集这一批黄花梨制品,省博物馆提前联系藏家,首轮挑选即坚持三条标准进行。首先就是材质,自然是要以优质黄花梨为原料制作才行;第二就是用途,以生产、生活工具体现海南特色民族和民俗文化;第三就是年代,此次征集的藏品主要以民国前的为重点。在层层挑选后,省博物馆邀请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广东管理处和我省林业研究所的专家前来鉴定。
正是本着这样的征集标准,一批古老却不乏新意,陈旧却依然精细的物件得以进入博物馆,未来也将与公众见面,讲述着良木中镌刻的海南岁月。
生产工具再现农耕文明
在这批黄花梨物件中,有很多都是与人们日常生产息息相关的劳动工具。
各种尺寸的木工刨子形态上与今天所见的刨子没有太大差别,个别刨子上嵌着的金属扣件已是锈迹斑驳,刨子上油亮亮的部分,仿佛让人看到当时的木匠是如何手持着它在木材上一来一回地打磨。
除了木匠们常用的刨子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墨斗,墨斗上缠绕的棉线早已变得乌黑;用黄花梨制作的三角尺上,刻度依然可见。从这几样木工活里常用到的工具,可以感受到那些“手作时代”的技艺与匠心。
质地硬、密度高、不易开裂等特性,也让黄花梨成为制作农耕工具的材料首选。超过1米长、带着齿的耙子,木头上的痕迹就好像还在讲述着它曾经在泥巴地里的摔打。离开田地,这里还有舂米的木杵,编草席用的工具,以及黎族人民纺织时用的打纬刀、绕线架等。这些生产工具不仅反映着海南岛上世代的农耕文明,也说明当时的黄花梨与平民百姓生活紧密相连。
这批物件中有不少农具来自海口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符集玉的收藏,在他看来,自己是通过收藏来追溯旧时文化。“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底蕴丰厚,海南岛自古以来孤悬海外,由于历史上的交通等因素,这里与大陆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也就让本地许多农业用具,特别是黎族人民使用的工具保留了原始、古朴的特点。”
“当地的百姓最清楚什么样的木材适合做什么东西。”专注于木材收藏的民间收藏家郑永利说,在海南百姓就地可取的木材中,黄花梨因其坚硬、耐磨且不易被虫蛀等优良特性而成为了制造劳动工具的优质材料。这批征得的黄花梨物件中有数十件出自郑永利之手,1979年来海南的他以木匠起步,逐渐对海南的各类木材都熟悉起来,和木材结缘的几十年里他收藏了不少器具和黄花梨标本,此次除了农耕用具、民俗物件外,他还为博物馆提供了几件黄花梨木材标本,通过这些标本,我们足以了解一棵花梨木需要多少年,它的心材才可以使用。
民俗物件让花梨融入生活
“叮叮叮……”金属敲击着黄花梨制作的木质外罩,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个看上去像木匣子一样的东西,中间由线串着金属,实际上是一个挂在牛或羊脖子上的铃铛,因为花梨木材质密、木头硬,所以在金属敲击下发出的声音也很响亮,人们也就能顺着铃铛声寻找到正在吃草的牛。这个民国时期的木质铃铛颇有几分生活趣味。同样利用黄花梨“响亮”特质制成的还有一个琼剧乐器——梆子,戏班子里的师傅只要轻轻敲击就能发出脆亮的声响来。这几样文物都是符集玉多年来收藏所得。
在这些民俗物件中,还有几个外形圆滑的枕头,之所以圆滑是因为它们都是由一块整木雕刻而来。“其实,乐器梆子还有这些枕头,都体现了黄花梨的独木文化,即由整块木头进行雕刻制作。”王辉山说,除了枕头,笔筒等也都是独木制作。
除了独木枕头,一个可变换高低,便于携带的折叠式枕头也很引人注意,乍一看,还以为是类似九连环的启智玩具。这样的设计也颇能体现当时人们的巧思。
一套神台“三供”雕刻工整,没有花哨的雕刻图案却有着简约、大气的线条。据介绍,这样的“三供”多是出现在清末至民国年间,琼北地区的一些富裕人家用来祭祀祖先时插香、插蜡烛。
无论是做成生产工具抑或是制作成典雅的家具,黄花梨一直都是十分珍贵的木材。“我不认为因为用黄花梨制作犁等工具,就说它在那个年代不珍贵,这只是说明当时的老百姓非常清楚什么样的木材适合作什么样的用途。”郑永利说:“应该说,海南的黄花梨使用在明末清初时达到鼎盛,它的品质非常好,那时候不少材料都运出岛去制作家具,明代时用花梨木制作家具就已经能非常精准地计算所需的木料了。比起清代家具的繁复雕饰,明式家具更讲究线条。”
“上世纪80年代时,黄花梨就已是论斤来卖,一斤大概是1毛至3毛钱。”王辉山说。
珍贵的黄花梨是海南这片土地上的一个物种,却也以其特质成为自然与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从远古至现代,它参与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是“下里巴人”的工具也好,是豪华厅堂里的艺术家具也罢,黄花梨一直在书写着独有的风韵。
相关链接:
政协委员董光海:打造黄花梨景观大道 增添城市特色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