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博物馆库房内,乐嗣炳捐赠的古书画作品。宋国强 摄
1930年代的乐嗣炳
乐嗣炳与妻子杨景昭
1980年代的乐嗣炳
文尤梦瑜
他曾拥有难以计数的古籍、字画和其他文物,价值连城;却又在困难时期身无分文。这一“富”一“贫”,恰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富”,富在了文物收藏,富在了学富五车,更富在了为国收藏的担当与情怀;他的“穷”,穷在了个人生活,也穷在了为自家人留下的财富上。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省民族博物馆接收了一批珍贵的文物捐赠。这批文物中包含了1500多册件古籍,3500多册件书籍,1000多件字画和拓片,以及1000多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钱币。这样一批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啧啧称赞的文物正是来自这位既“富”又“贫”的现代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文物收藏家——乐嗣炳。
不久前,应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邀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派出全国古籍保护专家沈乃文、张丽娟前往五指山市,鉴定这批文物中的百余部古籍。两位专家认为,这些古籍版本类型丰富,专题特色突出,是一批珍贵的古籍资源。一册一物之间,乐嗣炳的家国大爱跃然纸上。
(编辑: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