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口 海口曾经繁华的威尼斯
一个地名,一份历史文化积淀,更是一份乡愁,祖辈的记忆……城市变迁的步履匆匆,街道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历史长河带不走老街的文化,它历久弥新,韵味正浓,那些故事,你都知道哪些?跟着南国都市报一起探访老街的前世今生,地名渊源。
沿海甸溪,从长堤路进骑楼老街,一幢幢古香古色的南洋风格骑楼,是烙印在老海口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水巷口街,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老街道,在这老街区中,它的名字显而易见。曾经这里是“城中有河,河在街中,河岸是房,船在街中行,如在画中游。”她更是见证了海口港口的繁华,海南人闯南洋的辉煌历史。
海口骑楼老街水巷口内街。
因“水”得名港口带起老街繁华
史料记载,水巷口位于海口东北部,始建于明代,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原有河道相通,南接博爱老街,清代建有建港路。水巷口码头早年是琼州府的官渡和繁华的埠头,那时海口端阳竞渡的龙舟多停泊于此。清道光、咸丰年间,泊港大船的货物改乘小型舢板,驶到水巷口码头登岸运往海口所城和岛内各地。。
现如今,走在水巷口街,已然不见了河水与街道相融相依的情景,但街道两旁,依旧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海口文史专家冯仁鸿认为,如今水巷口西南侧的大部分铺面,都是当时沿着水岸线建起来的,古时称“毓秀坊”。
见证海口由闯海人创造的繁华
旧时海口浦港在水巷口、长堤路、得胜沙附近的海甸溪一带,当时许多海南人也从这里踏上了远赴南洋谋生之路。据记载,清道光年间,由海口至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的帆船每年不少于百艘,出洋的大都是三桅帆船。民国以后,往返与海口至南洋的国内外轮船就有十多艘,从这里出洋的海南人逐渐增多。
据相关资料记载,1918年为1万多人,1927年则达到近5万人。当时,随着得胜沙,中山路,解放路一带商业的繁盛,海口浦港港狭水浅,轮船不能靠岸,上下船货物和旅客仍需要帆船驳运,所以海甸溪里仍有大量驳船忙碌的身影。
今年67岁的陈本德,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水巷口,对老街发展了如指掌。“以前我常听我妈妈说,现在的水巷口二里,小巷直通海甸溪内河,与南渡江联通,当时是非常热闹的港口。”陈本德说,水巷口二里俗称“四九间廊巷”,这里是旧时苦力工人所居住的地方,绕过巷口,就是港口,苦力工人帮忙修船、卸载货物、补给船只,港口繁华忙碌的身影依稀可见。“当时的不少人乘船闯海下南洋,他们一去就有几年之久,赚回来的钱拿回家乡盖房子,一栋栋骑楼建筑也由此建成。”陈本德回忆,除了下南洋,还有不少出海捕捞的船只,他们将捕捞到的海鲜运回水巷口,卸载后,再拿到东门市场贩卖,而要出海前,必定要到水巷口码头来补给船只。水巷口,见证了海口的近代文明发展。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