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半世纪用心制陶 昌江91岁黎族阿婆成“网红”
来源: 南海网 作者:贺立樊 姚传伟 刘孙谋 时间:2017-05-04 14:57:33 星期四

  黎族陶器栩栩如生
 

  陶器上面具有黎族特色的图案
 

    隆准之女嫁之远 物美之陶能换食

  1800多人口的保突村,一直流传着羊拜亮的故事。这样一位老人所经历的事情,几乎就是这个村子的近代历史。

  “年轻的时候,人家都说,高鼻梁的姑娘嫁得远。鼻梁高的姑娘长得好看,连外面的人都喜欢。我是扁鼻梁,不是美女,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喜欢我。”那是属于羊拜亮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出色的制陶技术,让她十分受欢迎,最终嫁给了同村的优秀青年黄阿度。

  11岁就跟着母亲学习制陶,19岁嫁到了阿度家,阿度的母亲继续教授她制陶。从此之后,有了家庭的羊拜亮,更多地开始独自作业。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时至今日,保突村制陶馆的门外,几乎每一个制成的陶罐,都会刻上几只围绕罐口的青蛙图案。

  “村民靠天吃饭,那时的村子依靠水稻为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如果种植季节迟迟不下雨,水稻就会枯死,村民就没有食物。”刘梅珍说,盼雨,是那时的村民共同的期盼。熟悉天气的村民知道,当田里涌出大量的青蛙时,就是下雨之前的征兆。在雨天出现的青蛙,因此成为了保突村的吉祥图腾。

  没有粮食的日子,陶器成为了唯一能够换来食物的东西。个子瘦小的羊拜亮,白天忙完了大队的农活,晚上回到家里,叉起一根芒草捆成的火把,在夜色中烧制陶器。

  “把晒好成型的陶器放在火中烤,用着传统的方式,成品率很低。一晚上烧30个陶罐,有20个会在火中爆裂。”每烧破一个陶罐,羊拜亮都会心疼地流下眼泪。每一次面对烈火的泪水,都让她提高了制陶技艺,也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到了第二天,她挑起重约百斤的担子,去往附近村镇贩卖陶器。说是贩卖,其实是以陶器换食物。

  “把陶器摆在集市上,要买的客人必须先把谷子装满陶罐,然后拿走陶罐,谷子留下。”凭着制陶手艺,羊拜亮养大了一儿一女。黎陶技艺“传女不传男”,女儿黄玉英接过了制陶工艺,成为了黎陶非遗第二代传承人;孙媳妇文阿芬,则成为了第三代传承人。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