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BP机、大哥大、智能手机……老海口的通讯往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邓钰 时间:2019-09-17 10:15:57 星期二

  原标题:BP机、大哥大、智能手机……从1G到5G,生活被通讯改变

  老海口的通讯往事

  第一、第二代“大哥大”。邓钰 摄

  编者的话: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衣食住行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服装、鞋子、发型的日新月异和丰富多彩,还是通讯工具变得更便利更快速,这背后表现的不仅仅是潮流的变迁,还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进步。本期《海南周刊》聚焦“潮变70年”,讲述老百姓的潮流故事。

  时光倒流27年,1992年海南刚开通首批模拟移动电话,“大哥大”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启了我省移动通讯的篇章。

  如今,当年堪称天价的“大哥大”已不见踪影,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移动电话一步步从富商巨贾手中的奢侈品变成人手一部的生活必需品。

  记者寻访到海南首批“大哥大”用户——彭辉与彭燕兄妹俩,在他们的讲述中,一起感受移动通讯的发展进程,回味老海口的通讯往事。

  1992年1月8日,海口市移动电话(“大哥大”)拍卖会。 姜恩宇 摄

  “有事就呼我”成了流行语

  “有事就呼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是很多海南人习以为常的告别语,BP机是对移动通讯时代最早的见证。

  “有了BP机,人和人的沟通开始‘动’起来。”时至今日,彭辉还收藏着曾经使用过的BP机。他拿出一台TCL牌的绿色BP机,这个小小的方盒子保存完好,虽已失去通讯功能,但装上电池,仍能点亮那块狭长的电子显示屏。“BP机停用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它当闹钟用。”

  在彭辉记忆里,20世纪90年代初,在海口地区,BP机已经开始逐渐流行。大街小巷的行人,腰间总会发出“哔哔”声,低头一看,一个比火柴盒稍大的方盒子上嵌着显示屏,屏上出现一个号码。于是,人们立刻就近找一部电话按号码打过去。

  彭辉的第一台BP机购买于1987年,呼号是4位数,8开头2结尾。“当时多数BP机配有挂链和夹子,很多人把它别在腰上,很威风的样子。”他说,不用守在电话旁,不管在哪里,只要BP机一响就知道谁联系了自己,这种感觉很新奇也很有安全感。“不用整天担心错过重要电话,BP机方便了很多人,但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只能显示数字。”

  为了应对这种不便,聪明的BP机使用者们利用数字设置了许多暗号,创造了一段段数字通讯记忆。如“520”“530”分别代表“我爱你、我想你”,而“110”“119”之类的数字则代表紧急事件,速回电。

  1991年拿“大哥大”和BP机的女人。(资料图片)

  说起BP机,不得不谈到另一个有趣的衍生现象——排队打电话。当时,市政修建的投币式公用电话亭还没在海口街头普及,安装电话的家庭也不多。有生意头脑的人便安装电话开起小店。经常是一部电话机前人们大排长龙等着打电话。

  彭燕在1986年前后安装了一部电话机。“当时装一部电话得上万元,谁家有一部,左邻右舍都会来借用。”她回忆,在当年,私人开的电话铺里,顾客通话每分钟收5角。在中山南路、高登街等路段的电话铺一天流水能有好几百元。

  21世纪初,BP机逐渐退出通讯舞台,这些有趣的场景只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编辑:王秋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