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黎族筒裙的黎族制陶非遗传承人羊拜亮阿婆。
近日,这位特别的黎族老奶奶在国内刷爆了媒体圈,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纷纷关注,她简朴却珍贵的陶匠生活打动了许多人——
夜色低沉,远处的含羞木已经伸开了叶片,沐浴着清凉的晚风。村庄被罩上一层深墨,只有这团燃烧在制陶馆门前的烈火,将红色散发。
91岁的羊拜亮阿婆,用黎语念出祈祷词,一如半个多世纪来的每一次烧陶,高度黏土在烈火中得到重生,变成传承千年的黎族陶器。她的规矩,是她的尊重,尊重世间万物,是她坚持的黎族哲学。她的坚持,是她的匠心,制陶已逾半世纪,甘愿青丝换白发,也要留下这块民族的瑰宝。
这位连普通话也不会说的黎族老人,最近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她的故事通过中央电视台《了不起的匠人》节目,刷遍了各大朋友圈和微博,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网红”。
伊着黎筒裙 面上带刺青
五月的第二天,空气中弥漫着夏天的味道。午后的阳光十分刺眼,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太坡地区,只有这般炙烤大地的阳光,才能够晒出精致美观的黎族陶器。
史前时期,海南岛上已有黎族的先祖活动,他们是这座岛屿最早的移民和开发者。黎族的制陶技艺十分悠久,宋朝的《诸蕃志》卷下曾记载,黎族“以土为釜,瓠匏为器”。
2006年,陵水新村遗址出土了一块古陶片,经过碳-14测定,年代距今约5000多年。它的出土,佐证了黎族悠久的制陶工艺,却不是海南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古陶器。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五勒岭洞穴遗址,曾经采集出海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夹砂灰陶罐残片,距今约9000年。
2006年,国务院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一位黎族老人被授予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就是生于1926年的羊拜亮阿婆。
保突村的制陶馆门前,气温已经达到31摄氏度。无风无云,四周充满了燥热的空气。在制陶馆馆长刘梅珍的陪同下,羊拜亮再一次来到这里。91岁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她走过不到100米的小广场。佝偻的身子,左右手各撑着一根长棍,即使缓慢又蹒跚地向前走,羊拜亮也不允许刘梅珍搀扶她。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了不起的匠人》节目,羊拜亮的制陶故事刷遍了网络,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网红”。而连手机都没有的羊拜亮,面对这个新词汇,露出了不解的笑容,只注意到身旁刚烧好的陶罐。
稍微坐定,不顾炎热,羊拜亮换上了黎族筒裙。阳光透过树荫,星星点点洒在她的脸上,脸上的刺青纹路清晰可见。
“我15岁开始纹面,母亲对我说,我们是黎族人,如果不纹面,抛弃祖宗留下的东西,就不是我们家的人。”羊拜亮把母亲的话记在心中,连同制陶的工艺,深深刻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
隆准之女嫁之远 物美之陶能换食
1800多人口的保突村,一直流传着羊拜亮的故事。这样一位老人所经历的事情,几乎就是这个村子的近代历史。
“年轻的时候,人家都说,高鼻梁的姑娘嫁得远。鼻梁高的姑娘长得好看,连外面的人都喜欢。我是扁鼻梁,不是美女,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喜欢我。”那是属于羊拜亮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出色的制陶技术,让她十分受欢迎,最终嫁给了同村的优秀青年黄阿度。
11岁就跟着母亲学习制陶,19岁嫁到了阿度家,阿度的母亲继续教授她制陶。从此之后,有了家庭的羊拜亮,更多地开始独自作业。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时至今日,保突村制陶馆的门外,几乎每一个制成的陶罐,都会刻上几只围绕罐口的青蛙图案。
“村民靠天吃饭,那时的村子依靠水稻为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如果种植季节迟迟不下雨,水稻就会枯死,村民就没有食物。”刘梅珍说,盼雨,是那时的村民共同的期盼。熟悉天气的村民知道,当田里涌出大量的青蛙时,就是下雨之前的征兆。在雨天出现的青蛙,因此成为了保突村的吉祥图腾。
没有粮食的日子,陶器成为了唯一能够换来食物的东西。个子瘦小的羊拜亮,白天忙完了大队的农活,晚上回到家里,叉起一根芒草捆成的火把,在夜色中烧制陶器。
“把晒好成型的陶器放在火中烤,用着传统的方式,成品率很低。一晚上烧30个陶罐,有20个会在火中爆裂。”每烧破一个陶罐,羊拜亮都会心疼地流下眼泪。每一次面对烈火的泪水,都让她提高了制陶技艺,也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到了第二天,她挑起重约百斤的担子,去往附近村镇贩卖陶器。说是贩卖,其实是以陶器换食物。
“把陶器摆在集市上,要买的客人必须先把谷子装满陶罐,然后拿走陶罐,谷子留下。”凭着制陶手艺,羊拜亮养大了一儿一女。黎陶技艺“传女不传男”,女儿黄玉英接过了制陶工艺,成为了黎陶非遗第二代传承人;孙媳妇文阿芬,则成为了第三代传承人。
重世间万物守匠心之名
尽管年事已高,早已不再亲自制陶,但是每一次重大的陶器烧制现场,羊拜亮还是会来到村里的制陶馆,主持制陶前的重要仪式——祈祷。
当最后一根燃着烈火的火把被丢进坑中,架起的熊熊火焰足以照亮半空。古朴、实用的黎陶,必须坚持传统的露天烧制工艺。用泥条盘筑而成的陶罐,极易在露天环境下被烧爆裂,它们是黎家人的至珍,唯独为它们祈福,才能换来心中片刻的踏实。
“魑魅魍魉,速去勿来;请诸速行,勿在此乱;架火炎烧,是将以陶;佑我造器,佑我无败。”用黎语反复念叨的祈祷词,是为陶罐祈祷。
“黎族的文化中,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要尊重每一个事物。”羊拜亮小心地坚持传统,也把传统播撒在刘梅珍等年轻的黎陶手艺人心中,“如果烧陶过程不正式,无关的人员能够随意进出,这是对陶器的不尊重。怀着这样一颗不尊重的心,怎么能烧得出好陶器?”
因此,烧陶更多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参与烧陶的手艺人,全是女性。“传女不传男,为的是给古代的女子,增添一门手艺,在男人忙于农活的时候,也能为家里补贴家用。”刘梅珍说道。
伴随着陶罐爆裂的声音,更多的陶罐在烈火中变得坚硬。每一个陶罐的最初,都是山上的黏土,加水混合形成泥团,用手搓揉变成泥条,然后一圈又一圈,盘筑形成了陶罐的雏形。再用河里捡来的贝壳,为它打磨成型,摆在屋外经受几日的暴晒,等待着进入烈火的那一刻。
那一刻,发生蜕变的不止是陶罐,还有注视火光的制陶人。
“用陶罐酿出的酒,带着一股泥土的芳香。这是我们黎家的味道,喝下这口酒,能够体会到祖先留下的好东西。”91岁的羊拜亮,每天晚上都会喝上半两米酒。做她最擅长的事情,是她多年坚持传统制陶的理由;酒中的甘甜,是她在泥与火之中,以匠心之名,获得的馈赠。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制陶生涯,一如最初开始时,始终怀着虔诚的心。
反响
制陶老人缘何成“网红”—匠心岁月最动人
远在深山的黎族老人,这几天里成为网络世界里的“红人”。她没有手机,不会上网,甚至不会说普通话,她一生所掌握的技能,除了耕田插秧,就是将一团黄泥,变成一个陶罐。
她用沾满泥巴的双手,盘筑出了一个又一个古朴的陶器,在近千度的烈火之中,烧出传承千年的黎陶。这样的陶罐,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实用价值。
关于羊拜亮故事的微博转发量早已破万,她为什么一下子成了“网红”?
“传统的黎陶获得了认可,羊拜亮阿婆这样的民间手工艺人,获得了年轻人的认可。多年来,她所从事的传统黎陶技艺,依然没有过时,而且愈发受到欢迎。”昌江黎族自治县宣传部工作人员杨耀科认为,打动大家的,正是羊拜亮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
何为工匠精神?黎语中很难翻译这句话,不会说普通话的羊拜亮,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这四个字。这位朴实的黎族老人,几乎看不出她有任何不同之处,却因为持之以恒的坚持,让她获得认可。
多年制作黎族陶器的过程,羊拜亮只是做了一位匠人该做的事。用心制作陶器,认真传授技艺,她兢兢业业完成每一个黎族陶器的制作,正是这样的朴实,深深地打动人。
中央电视台《了不起的匠人》节目播出了羊拜亮的故事,她视黎族传统如珍宝,为自己的工作所自豪的模样,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包括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在内的多家媒体,纷纷转发了羊拜亮的故事,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目前,“中国制陶匠人羊拜亮”的故事已经通过英语、日语、泰语、柬语、印尼语、马来语等主流语种,同时在国际在线和中华网外文页面、海外知名资讯网站、海外社交网站facebook等媒体同步上线。
微博网友“论文文案”留言:“羡慕阿婆的内心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阿婆不仅有故事还有酒。”网友“残花扶柳”甚至询问:“阿婆收徒弟吗?”
同村的刘梅珍,在2013年参与成立了保突村黎陶合作社,刘梅珍任社长,羊拜亮是合作社的特别顾问。“采用机器制陶,能够批量生产黎陶;为陶器上釉,看起来会非常靓丽。但这已不是传统的黎陶,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陶器,送到拜亮阿婆面前,她说,这不是黎陶。”听完羊拜亮的话,刘梅珍将这些陶器打碎,重新采用传统的手工制陶。
“阿婆是一个传统的手工艺人,她坚持着黎族的手工制陶,是为了保存这项技艺,将它传给我们。”刘梅珍说道。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位兢兢业业的匠人,一颗蕴含真诚的匠心,总会让人为之心动。(记者贺立樊 姚传伟 刘孙谋)
相关链接:
传承纺织“活化石” 海口秀英区黎锦技艺培训班开班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