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无言古墓:海南历史的背影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祝华 时间:2012-05-28 16:47:30 星期一


位于海口市水头村的丘濬墓。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 摄

    踏访古墓遗迹,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然而,藉此却能油然而生思古的况味。每一座古墓,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折射出其所属年代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信息,成为今天重要的文物遗存。

    海南古代墓葬,有与中原大陆一脉相承的墓葬文化,也有自身显著的地域特点。专家考证认为,因为一道海峡的隔阻,海南古代墓葬文化缺乏延续性和继承性,表现出明显的跳跃式特点,以及与移民文化较为一致的多元化特征。据文物部门以往的调查统计和最新发现,海南古代墓葬总数约为300处。从分布情况看,汉族地区较多,特别是北部的数量较为集中,中部和南部数量较少。

    或在乡野之间,或在闹市之中,细心者总能发现海南古墓的身影。它们有的简陋,与荒草相伴,即使清明时节,也没有后人前去除草培土;有的奢华,且规模宏大,年年岁岁都有众多后裔汇集扫墓。

    这些坟茔的主人,有平民百姓,有琼州过客,有天涯孤忠;有些是叱咤风云的大官宦,有些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他们当中,有的死后归葬内地,仅留下衣冠冢,如冼夫人、赵鼎;有的身后长眠珠崖,供后人景仰,如韦执谊、许模、韩显卿、王居正;有的是本土走出去的名宦,逝后得到御赐归葬,让后辈时时追思,如丘濬、海瑞、唐胄、邢宥、韩俊和张岳崧等等。

    这些古墓本身,以及这些古墓主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承载着海南的历史、文化信息。踏访古墓的遗迹,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然而,藉此却能油然而生思古的况味,也依稀能看到古代海南模糊的历史背影。

 

相关链接

探访理学名臣——丘濬墓
海口市重点文物丘濬墓内建起垃圾站 徐市长极为震惊

 

 


 海口丘海大道东侧的海瑞墓园。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最早的墓葬或可追溯到青铜时代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仙民村东面800多米处的仙沟岭上,清理出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群。据海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育龙介绍,该墓群占地范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是迄今为止海南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古代墓葬群,学术界将其命名为“仙沟岭墓群”。

    墓葬群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状,墓坑较浅,规格一般长2.5米、宽1.2米,它们排列整齐有序,有着统一的方向,即东西走向。

    王育龙告诉记者:“墓群随葬品大都放置在死者的头部和脚部,出土的器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有印纹陶罐、陶釜、陶碗等;陶器的纹饰有同心圆纹、云纹、雷纹、菱形网纹、米字形纹和方格纹等,这些都是青铜文化的遗物。”但墓群主人的信息不得而知。

    最近30年间,海南东方、昌江、白沙、儋州和陵水等出土过不少青铜器遗物,如青铜釜、青铜箭镞等,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就陈列有“北流型”青铜鼓。这些青铜器和青铜时代的“仙沟岭墓群”联系在一起,能否证明海南在历史上发生过或经历过人类文明史上的青铜时代呢?

    王育龙认为,“仙沟岭墓群”的文化特征与广东肇庆、佛山、深圳等地发现的米字纹陶类文化的墓葬,及其出土的文物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但是海南青铜文化的产生时间可能较广东地区来得更晚一些,也许会滞后许多,抑或至汉代,仅凭青铜时代的一些遗物,并不能说明海南经历过青铜时代;因为海南的青铜文化在时间上缺乏历史的延续性,在空间上也没有众多的遗物和遗迹来支撑,严格地说,就是连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最基本条件也不够齐备。


海口市水头村丘濬墓。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瓮棺葬:汉代海南特有的墓葬

    两瓮一釜:瓮为灰黑色的硬陶,高50厘米,口径30至35厘米,腹径45到60厘米,底径30至40厘米,侈口,肩部附有四横耳或三角状耳,瓮身纹饰有水波纹、周弦纹及曲尺形纹饰;釜为敞口寰底素面夹砂粗陶,高40厘米,口径50厘米,底径52厘米。瓮釜相套,中间一瓮底部打通。这是在陵水三才镇后港村西边200米处出土的瓮棺墓葬,专家称之为“孟坡墓群”。

    据海南省文物部门统计,目前海南发现被明确定为汉代墓葬的有5处,分别是陵水的“福湾墓群”“军屯坡墓群”“孟坡墓群”、白沙的“志针墓群”和三亚市藤桥镇的“番岭坡墓群”,都是瓮棺墓葬。

    王育龙告诉记者,海南岛汉代墓葬最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瓮棺葬特征,在同时期的大陆地区几乎看不到任何痕迹,瓮棺葬在大陆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史前仰韶文化中却较为流行,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是否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或某种内在的联系,或者通过何种渠道、在何时传入海南岛,目前还找不到充分的证据。

    “就海南岛两汉时期的墓葬及其文化风貌而言,瓮棺葬无疑是海南汉代墓葬极具个性的表现,但在文化内涵上仍然与大陆尤其是岭南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育龙说。

  凤毛麟角的隋唐墓葬

    在澄迈县老城镇富昌村附近有一块冯姓墓地,墓地中有一座最为显眼的石墓,底座有3层八边形玄武岩石基,最上面一层每边还可有“乾”、“坤”等八卦,其上为圆形黑色石头干砌而成,顶部为穹窿形,整个坟茔颇为壮观。虽然没有墓碑,但周边冯氏村民都将其当作自家的祖坟看待,并说那是冼太夫人的衣冠冢。

    作为高凉太守冯宝的妻子,冼夫人一直是丈夫政治和军事上的好助手,她本人对海南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是举足轻重。隋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在巡视海南途中逝世,归葬今天的广东电白山兜丁村。然而,海南当地老百姓对她敬仰有加,便砌筑衣冠冢来怀念冼夫人。尽管只是衣冠冢,但它毕竟是海南已发现的、隋代唯一的古墓葬。

    其实,即使唐代的墓葬,留存至今的也少之又少。

    记者先后陪同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海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育龙经过半个月的实地走访和资料查找,目前仅找到3处能确认墓主姓名的唐代墓葬。

    一是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雅咏村西南面的韦执谊墓。唐永贞元年(805年),官居左丞相的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元和七年(812年)病逝于贬所,葬于今址,迄今整整1200年。韦执谊是海南岛韦姓的先祖。

    同在805年,户部尚书吴贤秀也被贬到崖州,落户“张吴都”(今海口灵山),3年后辞世,葬在今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博渡村西面600米处的龙窝坡上。

    另外一处是位于文昌铜鼓岭南麓陈笠村附近的符元生墓。符元生曾任广东南雄太守、选任中书令,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奉旨入琼抚黎,后落籍文昌,成为符氏迁琼始祖。

    阎根齐认为,海南隋唐二代墓葬遗迹稀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绝大多数贬官死后归葬内地有关,此外,中国古人有“叶落归根”观念,客死他乡后,一般都会留下遗愿让亲属想方设法归葬故里;这种情况到宋代还很普遍,如赵鼎死后第二年得旨迁葬浙江石门。

分享分享到新华微博


海南陵水出土的瓮棺葬具。

    有待研究的宋元古墓葬

    宋朝以后,海南与中原内地交流日益增多,墓葬遗迹也随之丰富起来。

    海口市龙桥镇的北宋琼州知府周仁俊墓、旧州岭上的琼管安抚使林暹墓、府城潭谢村西侧的兵部侍郎王居正墓,以及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西边的符确墓等,都是海南有名的宋代墓葬遗迹;元代或在宋元交替之际的墓葬,有澄迈的萧仙墓、定安的王官墓、万宁的文天瑞墓、文昌的陈仲达墓、临高的兰方塔等10多处。

    王育龙称,宋代墓葬绝大多数尚未进行考古发掘,但从海口市琼山区部分宋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其器物的总体特征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成分,特别是“买地砖券”和“魂砖”等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物件的放置是想说明墓地是向冥界官员购买的;元代的墓葬遗迹虽然也较多,但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迄今尚无一处,因此,对这些墓葬的地下情况就不得而知。

    谕祭葬:明清人文蔚起的佐证

    自明代起,海南的教育进入鼎盛时期,诞生了大批的进士和举人,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者比比皆是,其中不乏达官显贵,他们去世后,享受到了“谕祭葬”。

    “谕祭葬”也称“敕葬”,是封建帝王对一些皇亲国戚、朝廷重臣和文武大员死后所实行的一种特殊葬礼,表明皇帝对他们生前功绩的肯定和优厚恩遇。

    据阎根齐介绍,海南岛上能够享受“谕祭葬”的官员,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代表性人物有明代大学士丘濬、户部侍郎唐胄、右佥都御史海瑞和河南按察司副使韩俊,以及清代探花、湖北布政使张岳崧等人,他们以及他们所得到的“谕祭葬”,本身也是明清时期海南人文蔚起的有力佐证。

    世俗的荣耀,对于逝者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何况那些葬身之所,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数也像它们的主人一样,经历了自然或人为的摧残,能够存留至今的,当算奇迹。(记者陈 耿)

分享分享到新华微博

唐朝来客的千年古冢

    虽然海南的古代墓葬群可以追溯到有汉一代,可是,真正有名有姓且墓主身在其中的坟茔,恐怕只有唐代的古墓。在海南岛,目前找得到的唐代古墓只有3座,而寻访的过程不啻为一次次怀古之旅,因为每位墓主的人生际遇都充满传奇色彩,他们的命运故事,或许还能对今人处世有些许启迪。

    人生百年,恍如白驹过隙;即使是一千年,也飞度似箭。

    虽然海南的古代墓葬群可以追溯到有汉一代,可是,真正有名有姓且墓主身在其中的坟茔,最久远的恐怕只有唐代的古墓,而即使是唐墓,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打。

    在海南岛,目前找得到的唐代古墓只有3座,尽管墓地附属设施不多,但寻访的过程不啻为一次次怀古之旅,何况每位墓主的人生际遇都充满传奇色彩,他们的命运故事,或许还能对今人处世有些许启迪。

    这三位古墓的主人,三位唐朝来客,入琼的缘由都不一样。

    户部尚书吴贤秀之墓

    日前,记者邀上海南省史志办退休干部、82岁的吴运秋先生,一起驱车前往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龙窝坡,造访其祖坟———吴贤秀墓。在一片地势较高的红土坡上,那座古味十足的墓葬煞是显眼,由于四周有高大的橡胶林,墓园显得无比静谧。

    墓园由拜亭、墓碑、刻有楹联的一对石旗杆,以及石坟等部分组成。石坟在地上的平面为六边形,自下而上垒了9层玄武岩长方体石块,边长逐渐变小,每个立面都是梯形,墓顶填土,长着几株兰草。

    “除了坟墓本身没有受到破坏和发生变动,其他部分都是最近20年间新建的。”吴运秋说。如此说来,吴贤秀的石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遗迹。那么,墓主的身份是什么呢?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琼州《吴氏族谱》记载,吴贤秀字敬之,号壶邱,福建莆田人,生于唐代天宝元年(742年)。乾元二年(759年),吴贤秀考中进士,曾官至户部尚书,后致仕还乡。永贞元年(805年),由于莆田发生兵乱,吴贤秀便带上顺宗皇帝李诵敕赐的4面铜牌,与3个儿子来琼,居住在南渡江东岸的都化村(今海口市灵山镇桥东村委会张吴村)。元和二年(807年),吴贤秀去世,终年66岁,葬于牛栏坡,即现在的龙窝坡。

    吴贤秀墓原貌应是怎样的,今人已不得而知。按清光绪三十三年《吴氏族谱》的记述,其墓多次“历久崩坏”,到了明代,吴贤秀的三十世孙、进士吴会期重筑石冢,重立墓碑,墓前还列有石牛、石马、石人,后来又再次毁坏。

    清代嘉庆年间,吴贤秀裔孙吴大任邀集各县兄弟重修祖坟,在墓的四围砌石,左右置有两尊石狮,前方横列石栏杆,外竖一对石旗杆,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竣工。

    海南省博物馆考古专家王育龙说,由于尚未对吴贤秀墓进行科学的发掘,它的形制、布局、埋葬规格以及随葬品状况等,目前仍不清楚,还需进一步探讨。

分享分享到新华微博

    宰相韦执谊葬身之所

    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雅咏村西南约一公里处的韦执谊墓,坐落在一道火山岩山梁之上,前方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空气里弥漫着夏季的气息。墓碑上的文字“唐始祖赐进士翰林院礼部尚书 延英殿丞相 考讳执谊号文静公 杜夫人 范夫人墓”,鲜艳夺目,看得出前不久清明时重新描红了。

    韦执谊墓园约一亩大小,周边砌起齐腰的石墙。墓主的石墓位于台地正后方,高约两米,与吴贤秀墓一样,地上截面也是六边形,自下而上共有6层玄武岩石砖,逐渐收分,顶部覆盖碎石和片石;墓的左右两侧分别是韦执谊两位妻子杜夫人和范夫人的石坟,长方体棺椁,也是地面葬,但规模要比主坟矮小得多。

    从韦执谊的墓碑上,可以得知其坟茔是清代光绪丙午年即1906年重修的。雅咏村的韦氏后人称,最近一次修葺墓地是在2005年,距清代那次整整100年了。

    韦执谊出身京兆(今陕西西安)官宦世家,是唐朝德宗、顺宗和宪宗时期的名臣,曾官至左丞相,因其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并力主改革,以至于在政治斗争中遭到排挤,与他一起先后遭到打压的还有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元年,也就是吴贤秀入琼的那一年,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元和七年(812年)病逝于贬所,葬于今址,迄今整整1200年。815年,皇帝下旨为其平冤昭雪,那时他已辞世3年。

    韦执谊谪琼期间,意志没有消沉,而是励精图治,为民办了不少实事,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任上主持修筑“岩塘陂”和“亭塘陂”,蓄水和引水灌溉万顷农田。这两个塘陂还沿用至今,不过已被改称为“旧沟”和“新沟”。清代海南探花、著名书画家张岳崧曾撰一联赞颂韦执谊:“祖德树宏谟,训至一经,三相高明昭北阙;宗功垂大业,田开万顷,两陂利泽遍南溟。”

    “从韦执谊墓园的形制来看,已经没有唐墓的特征了,而是融合了琼北地区墓葬的特点,如大量使用玄武岩石材等。”王育龙认为,“按他的级别,如果他当年能够归葬长安,完全可以入葬皇陵,埋在先皇的旁边。”

    中书令符元生之孤坟

    文昌铜鼓岭南麓有个陈笠村,村子前方200米有一大片的水田,水田之间有片地势不高的坡地,坡地林木和灌木茂盛。在几棵大树底下,有一座低矮的封土圆锥形坟茔,坟前有一高约1.2米、宽约0.6米、厚约10厘米的石碑,其上中间直书阴刻“唐始祖参议中书令符元生公墓”,左侧没有立碑时间等落款信息,右侧有几行小字:“公字安行,乃渡琼始祖也,缅其生平,抚黎有勋,封侯世袭,振琅琊之英声,蕃琼岛之氏族,稽谱牒,虽纪其芳溯土封,尤怀其德职是修……赐进士出身即用知府邱对欣拜撰。”

    墓碑后方有一断裂成七八块的残碑,与前者文字基本一致,只是多了落款———“清光绪十四年冬吉旦、宗孙福礼同众重修。”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估计前方的墓碑是符氏宗亲后来依据残碑的内容重新树立,但残碑上有一段符元生的简介文字,已经难连成句,在新碑上并未得到重现,新碑也没有落款,不知何故。倒是两块碑上都有邱对欣所撰的文字。邱对欣,何许人也?

    据查,邱对欣祖籍广东大埔,祖父邱殿章是乾隆年间的举人,中举后渡琼任琼州府学教授,落籍琼山,后代住在今天的海口市城西镇高坡村。邱对欣的父亲邱将瓒也是举人出身,曾任广东电白教谕。

    按王俞春《海南进士传略》一书介绍,邱对欣于清道光年间考中进士,当过直隶东光、柏乡(都在今河北)的知县。邱对欣在职9年间,政简刑清,爱民若子,公务之余到学宫为生徒讲学,谈艺论文,当地士民对他爱戴有加。邱对欣后来升任知府,但恰逢母亲去世,便辞官南归,行李中除万卷图书外,两袖清风。回乡后,已近六旬的邱对欣以教书为业,先后主讲琼台和雁峰等书院10多年。符元生的墓碑铭文,估计是邱对欣年老时应符氏族人之请而撰的。

    符元生的封土墓坐东朝西,包括前方的空地,占地面积约在55平方米左右,周围有矮墙环绕,看上去较简陋。带领记者踏访该墓的文昌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健说,当地人都把坟墓边的矮墙称为“墓围”。同行的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解释道:“用矮墙将坟墓围起来,所形成的空间被称为‘罗堂’,这种现象在海南的墓葬中很常见,一般是前低后高,且前面正中间留有开口,以便树立墓碑和后人扫墓时行走;‘罗堂’在形式上圈定了墓主的‘领地’,别人就不好在其中葬墓了。”

    据《符氏族谱》记载:符元生,字安行,原为河南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人,唐大顺二年(981年)因来琼抚黎,落籍文昌县,被族人奉为迁琼符姓始祖。(记者陈 耿)

 

相关链接

探访理学名臣——丘濬墓
海口市重点文物丘濬墓内建起垃圾站 徐市长极为震惊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